今年的暑假档可以说是相当的热闹股票正规配资开户。
先有票房逼近10亿,口碑不错的《长安的荔枝》。
后有《浪浪山小妖怪》,《罗小黑战记2》这样的国产动漫,票房成绩也还不错。
而暑期档最大的赢家,恐怕就是《南京照相馆》了,上映15天票房逼近20亿,成绩非常亮眼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网友们也不免关注起同为国产抗日电影的《东极岛》,它将会是什么表现呢?
令人意外的是,最恶心的一幕出现了,《东极岛》这次居然跟《731》一个待遇,还未上映就遭到抵制……
他们到底在抵制什么,难不成《东极岛》真的是“问题片”吗?
被抵制的《东极岛》
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《东极岛》到底讲了什么。
它改编于历史上的“里斯本丸沉船事件”,当时英国人被日军俘虏,日本人本想把他们带回本土。
但没想到,在路上船被美国舰艇来了一记鱼雷,眼看船要沉了,日军就把所有战俘全部锁在了船舱底,还特意钉死了舱门。
当时舟山的渔民们发现这件事后,冒着生命危险乘船出海,并救下了将近400人。
不难发现,这个故事其实很有正能量。
它也完美展现出了中国人心中的大爱,即便是没有受过教育,生活贫苦的渔民,在关键时刻,也愿意对其他人伸出援手。
可让人没想到的是,就是这样一部电影,居然也会被人“喷”,而他们给出的理由则更是离谱。
比如什么“丑化渔民形象”、“英国人没有感恩”以及所谓的“外国人启蒙论”。
抵制者认为,《东极岛》中的渔民过于衣不蔽体,就像是个野人混混,而且电影中还让英国人告诉渔民们,什么是家国抗日。
另外,电影中还有这么个情节,渔民们把英国人救了上来,英国人想要感谢渔民,但双方语言不通。
为了表示感谢,一个英国人向渔民递了一根烟。
抵制者这下就来劲了,他们觉得救了人家三百条命,递一根烟就解决了,至于有这么大的烟瘾吗?
这还没完,就连被救出来的英国人转身,向所有村民们敬礼致谢的镜头,居然也有人“挑刺”。
他们觉得“渔民们光着膀子,英国人却把衣服穿得好好的,这简直是在恶意丑化他们。”
单听起来,这些问题似乎有点道理,但实际上真的如此吗?
过于离谱的抵制理由
说《东极岛》丑化渔民形象的,这其实就够离谱了。
上个世纪40年代可不是现在,当时中原大地遍布战火,百姓们吃都吃不饱,更别提衣服的事了。
从过去的老照片中也能看得出来,当时海边的渔民别说像电影里那样还穿着一条裤子了,甚至还有那种干脆不穿衣服的。
至于抽烟、说脏话,这更不用说,就算是现在,那些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的人,也多少都会沾点这种问题。
而且《东极岛》中也不是所有的渔民都光着膀子,其中很多人也是把衣服给穿全了的。
至于说为什么英国人在敬礼致谢时,能把衣服穿的好好的?
这也不难理解,从电影画面中就能看得出来,当时他们身上穿得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军装,这跟丑化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更何况,抵制者只说渔民的衣服问题,怎么不说说他们用46艘渔船,冒着被日军扫射的危险往海里冲,只为了救人呢?
“海上有难人必救”,这是渔民们祖祖辈辈的规矩。
救的人是谁,他们是哪个国家的,会不会感恩,这不是渔民们在救人前会考虑的问题,
这也是真正能突显出这些中国渔民人性中善良高尚的地方,而不是什么穿着谈吐。
关于送烟这个情节,那些抵制者的理由就更是匪夷所思,英国人是作为日军的战俘,被中国渔民们从船舱底下救出来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他们身上能带什么好东西作为感谢,能有金子还是名表?烟估计都是湿的。
而且那些英国人也并不是不懂感恩,在电影之外,就在去年,东极岛英军战俘的后代还特意来到了东极岛。
“里斯本丸”沉船事件英军战俘后代和救援渔民后代交流。
所谓的“外国人启蒙论”,这就更不用说了,完全是在恶意扭曲,更是对中国百姓抗日精神的污蔑。
中国人的家国观念,中国人的血性,从鸦片战争时期,甚至更早就已经有了,不是从渔民们救人才开始的。
说实话,《东极岛》电影到底有没有问题,从央视的反应中就能看出来了。
8月6日,央视就发文盛赞称:“《东极岛》让全世界知道历史的真相”。
而8日一大早,电影刚开始上映,他们又特意在短视频号上发出了此前对电影主演之一吴磊的采访,主题同样是这个,光从这一点上,他们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。
结语
东极岛这段历史应该被人记住。
或许这段故事并没有那么广为人知,但英雄们值得铭记,这些平民们也值得被尊敬。
天牛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